■ 叶国英
202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其变化的频率、变化的深度往往突破常规、超乎想象,其变化的长度、深度与广度将超出预期、超越极限。AI科技又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社会,机器人、无人机、大数据、核聚变、超算力等,在生物、能源、信息、量子、航空航天、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。因此,蓄势已久的A股,将可能从上证指数的3000点一跃而起,形成一波牛市行情。
上证指数从1994年的325点走到2005年的998点(历时10年)后,走出了一轮升至6124点的牛市行情;从2005年的998点走到2014年的1974点(历时10年)后,走出了一轮升至5178点的牛市行情。而今,上证指数从2014年的1974点走到了2024年的2635点,又历经了十年的时间,以此类推,在进入十年周期的2025年,是否也将走出一轮牛市行情?
股谚云:五穷、六绝、七翻身。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。如今,梅雨已过,小暑将临,股市七月悄然而至诚信-优配,“翻身”行情是否也会奋蹄而起?
自2023年7月以来,国家为稳定股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。2023年7月24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“要活跃资本市场,提振投资者信心”。紧接着,国务院强调“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,着力稳市场、稳信心”。此后,在IPO、再融资、股份减持、融券出借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规范举措,及时发布了交易印花税减半、融资保证金降低等优惠政策。接着又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,鼓励社保、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,采用权益法核算,鼓励其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,引导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和股东增持。
在稳定市场的同时,也不忘监管。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,对财务造假、欺诈发行、操纵市场、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查处力度,提高违法成本,净化市场生态,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。
笔者认为,这一系列政策必将使A股在净化市场生态、稳定市场预期、增强投资者信心中,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今年5月8日的降息和5月15日的降准,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.3万亿元,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,推动基础设施投资,并且加大减税降费力度,减轻企业负担;加大对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诚信-优配,保障基本民生;安排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,支持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,推动消费市场复苏。这些政策的实施,不仅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,而且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。
汇率走势方面,近期美元指数连续下跌,创出2022年以来的新低,摩根大通等机构预测美元指数未来还将贬值。与之相反,人民币却趋于走强。美元与人民币的逆向变化,在历史上已出现过三次,均对股市产生了财富增长效应。
近期,国泰君安国际(01788.HK)正式获得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牌照,标志着中资券商首次进入合规加密货币交易领域,成为首家可提供虚拟资产全链条服务的中资券商。这意味着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融合,中资券商正式进入加密货币市场,打破了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壁垒,将对A股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。
2025年以来,外资持续增持A股,重点布局科技成长、新能源、消费、医药生物等板块。同时,加大了对硬科技、高端制造等领域的调研力度。2025年上半年,外资持续加仓A股科技成长、新能源、医药生物等主要方向。这是否意味着被称为“聪明资金”的外资,已闻到了牛市的气息?
2025年以来,中央层面通过“国家队”资金、政策工具及中长期资金引导等多渠道支持A股市场。今年4月,中央汇金宣布大规模增持宽基ETF,两日内净买入金额超过1000亿元,并获得央行再贷款支持。截至4月,中央汇金持有的ETF总规模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。
同时,中国诚通宣布投资1000亿元用于增持央企及科技类股票。中国国新首批800亿元专项增持央企及科技创新ETF。三者合计2800亿元。再加上社保基金与险资入市,社保基金宣布权益配置比例扩大至10%,预计将释放超过1万亿元的潜在增量资金。央行承诺对中央汇金提供“无上限”流动性支持。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的30%投资A股,资金量约3000亿元。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每年增长10%,增量资金约5900亿元。养老金权益投资比例逐步提升,潜在增量资金约1.66万亿元。地方政府与央企协同行动掀起回购潮,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宣布增持或回购。上海、浙江等地国资委出台市值管理政策,要求国企建立常态化回购机制,总规模超过1.5万亿元。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股市的流动性有了充分的保障。
从叶氏技术分析系列指标看,上证指数的5月均线已冲破10月均线,已达到3345点。20月均线、30月均线、60月均线、120月均线及250月均线均构成了强支撑。从K线图形看,2024年2月29日的2635点和2024年9月30日的2832点形成双底支撑,目前已进入旗型整理形态,突破3850点乃至4000点将是大概率事件。
综上所述,牛市奋蹄,正当其时;此时不进诚信-优配,更待何时?!
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